一是因學生學的字詞彙有限,深度不夠,使文句豐富性不足;
二是寫出來的句子往往語境不明,造成病句,或語句不通順;
三是漏字、錯字、錯詞的機率高;
四是標號捨不得用,以致一句可能就是一段;
五是段落不明...
這零零總總都是在教學時要隨時不厭其煩的提醒學生,當然,更是得耗費不少精力與時間,才能讓學生每次在寫作時,對於用字遣詞都要字字斟酌,句子應說清楚講明白;否則,寫的人很辛苦,改的人更是耗費腦力,三千煩惱絲多好幾根!〈常常是我得去猜學生寫某句的意思,或者是內容貧乏到不知如何給予評語。〉
礙於每週國語課授課時數有限,通常在教課文時,我會直接利用適合的課文的文本進行作文教學,除了指導學生作文本賞析,順便把寫作帶入,只是,三年級學生畢竟是小小孩,老師這麼賣力的教,不知這群小蘿蔔頭吸收多少?
分析第二課課文的第三段和第四段,作者先對他小時穿過的鞋子外觀及來由作一情境描述,再對這件事或物品寫一句感想。 |
為什麼特別把它提出來討論呢?我想到常常要求小朋友寫心得感想時,其內容往往空泛不切實際,歸咎原因,大部分是孩子不知方法為何以致不知如何下筆;少部分是懶得寫「很多字」。前者,我認為要加強是觀察,利用五官把具體實物或事件詳實描述,最後加上自己一兩句心得,這樣文章就很豐富,以三年級來說,能先做到這樣,就很了不起。至於後者,個人以為懶惰的病沒得醫,只能苦口婆心勸導就是了~